中国残疾人联合会-亚博ag旗舰厅

服务热线:12385

坐着轮椅从广东惠州到清华大学,这位博士真了不起!

7岁患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

12岁彻底失去了行走能力

19岁考上中山大学心理学系

23岁进入清华大学直接攻读博士

30岁回到惠州成为一名心理学教师

……

这般传奇且励志的故事

就是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心理学教师

陈斌身上真实发生的

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

“励志斌”的传奇人生

拼搏

儿子发奋求学,母亲一路相随

惠州这座城市的温暖,一直陪伴着陈斌。

陈斌1993年出生于惠州,和其他小朋友一样,他也拥有过无忧无虑、健康成长的童年。

命运的转折发生在7岁那年,陈斌被确诊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(dmd),这是一种罕见的基因缺陷性疾病,病人全身的肌肉慢慢失去力量,直到身体没有一丝力气。

年幼的陈斌不懂这个病的厉害,他以为,只要足够努力,就能战胜疾病,“我当时每天坚持锻炼,跑步、骑自行车,期待着身体好起来的那一天。”

父母听说北京一家医院能治这种病,带着陈斌先后去了四次。“每次要在身上扎300针,不打麻醉的,孩子痛得哇哇大哭。”妈妈李惠云回忆起来仍然心痛。

12岁那年,陈斌彻底失去了行走能力。疾病的影响不止于此,他的手无法拿起重物,日常穿衣、洗脸、吃饭都需要家人协助才能完成。

“为什么命运对我如此不公?”年少的陈斌在日记本里尽情“宣泄”,时刻提醒自己是个不幸的人,未来没有任何希望了,一度非常消极悲观。

但是父母没有放弃,他们常常拿霍金和张海迪的故事鼓励陈斌。“儿子,你不用害怕,只要你还想上学,我就会背你上学。”李惠云说。

从此,妈妈的背就成了陈斌上学的路。在妈妈的背上,陈斌从惠州走向广州,又从广州走向北京。

10多年来,社会各方的帮助一路温暖着他们。高二的时候,陈斌就读的惠州市第八中学,特意把他所在的教室调整到二楼楼梯口,还腾出一个房间作为他中午的休息室。2012年,陈斌考入中山大学心理学系,他的故事经《惠州日报》等媒体报道,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,他被大家称为“励志斌”,李惠云也被称为“力量妈妈”。在政府的帮助下,陈斌一家办理了低保,搬进了有电梯的公租房。李惠云荣获“2012年度感动广东十大人物”、第四届广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,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,帮助他们渡过难关。

2016年,陈斌以总评排名专业第一的成绩,通过保研考试,成为清华大学的直博生。陈斌求学期间,中山大学和清华大学都为母子俩专门安排了一间宿舍。

“这两间宿舍,就是我在学校里的家。”陈斌说,宿舍里既有和母亲相伴的暖心回忆,也有和同学们欢聚开怀的快乐时光。“即便疾病禁锢了我的身体,但拥有家人与朋友的关爱,我的梦想一样可以展翅翱翔。”

追梦

“只要比一般人稍微努力一点, 你就会成功”

“我长大后能做什么?”年少时的陈斌,曾无数次问自己,虽然没有答案,但他一直在追梦。

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,陈斌的心灵变得更加丰盈起来。因为不能随意活动,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。

肌肉缓慢失去力量的时候,陈斌对“力量”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。“拼尽全力去生活”,对陈斌而言,这是一句准确又客观的描述。“在我的世界里,任何东西的重量都比普通人眼中的更重,我必须要用竭尽全力的状态应对生活、学习和工作中的一切事情。”

陈斌在一本书里看到了这样一句话:“你只要比一般人稍微努力一点,你就会成功。”这句话从此成了他的人生信条,“如果只要多努力一点就能成功的话,那么当我竭尽全力时,我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。”

自身的经历让陈斌感受到了心灵的力量,找到了梦想的方向。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,他选择了中山大学心理学专业。“我的身体有残疾,特别希望能帮助同样有困难的人。我做不了外科医生,但我可以在心理上帮助别人。”

求学时期,他努力学习,埋头做实验、做研究,无论在中山大学还是清华大学,他的专业成绩总是排第一。

大学期间,陈斌积极参加公益活动,活跃于中学、社区、医院,传播心理学知识,为有需要的人解答生活困惑。他还到全国多个城市参加教育公益项目,用经历和知识帮助学生培养自信乐观、积极奋进的心态。

“公益不只是单向付出,更是双向的精神互动。”陈斌说,贫困地区学生们坚毅的眼神,志愿者克服各种困难无私奉献的优秀素养,都给予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。

在陈斌看来,意志力就像一块心灵的肌肉,痛苦的人生经历能够锻炼这块肌肉,让意志力越来越强大,“虽然我的身体力量很小,但是我付出了足够多的内心力量去奋斗。”

圆梦

从清华大学博士到惠州高校教师

2024年的第一天,陈斌发了一条朋友圈,回顾了值得“感恩铭记”的2023年:博士毕业,登上长城,见识了滕王阁,几经波折最终找到并开始工作,打开了人生新篇章。

找一份在高校的工作,是博士毕业生陈斌2023年的主要目标。从简历上看,陈斌几乎无可挑剔:清华大学心理学博士,主攻认知神经科学方向,专业成绩排名校内第一,曾获清华大学2019年学生年度人物(全校仅十人)。

他投出的简历,得到了北京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关注,也获得了面试机会,但他都没能通过面试。

这样的结果在陈斌的意料之中。坐了18年轮椅的他,经历了无数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,对于求职路上的困难,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。

在陈斌求职的这一时期,惠州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正在筹备组织粤港澳大湾区(惠州)高端人才对接会。在与清华大学对接的过程中,惠州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主任谭永生了解到陈斌求职面临的困境后,与他取得了联系,“我们也帮你找找,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岗位。”

2023年7月,陈斌从北京回到惠州。在惠州市委组织部、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和市残联等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,部分企业和单位向这位学成归来的清华博士伸出了橄榄枝。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,陈斌还是想找一份高校的工作。

根据陈斌的实际需求,谭永生联系了惠州的多家高校。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钟文宇看了陈斌的简历,了解他的情况后,当时就被他的经历感动了,“陈斌的经历本身就非常有教育意义,如果他能到我们学校来当老师,就是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好榜样。”

钟文宇回去和校领导班子一商量,很快就决定聘用陈斌,“这是惠州走出去的优秀学子,如今回来了,想为惠州服务,我们应该给他这个平台。”

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,现有在校生2万多人,是惠州办学规模最大的职业院校。学校决定把陈斌安排在学生发展中心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当心理老师。陈斌欣然接受这份工作,很快完成了从博士毕业生到高校教师的身份转变。

2023年12月1日,入职第一天,副校长吴林华带着坐在轮椅上的陈斌办理各种手续,去看办公室、教室、宿舍、食堂……他们转了大半个校园,认识了很多新同事,面对学校细致而暖心的安排,陈斌非常感动。

从7岁上学到博士研究生毕业,陈斌一直没有离开过学校。如今,能成为高校教师,他非常满足和感恩:“惠州一直是个温暖有爱的城市。”

创新

成立工作室,研究积极心理学

入职两周后,学校给陈斌安排了一次专题讲座。59个名额,放出去10多分钟就被学生抢完了。专题讲座的主题是《科学认识压力》,期间播放了缓解压力的互动视频,陈斌还结合自身学习经历与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。“没想到陈斌还挺能讲的,专业理论功底很扎实。”钟文宇说。

今年新学期开学,学校给陈斌排了课程——大一学生的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,陈斌正式走上讲台。学生们为能上清华博士的课感到骄傲,同时也期待和老师有更多互动交流,“不只是学生听老师讲,老师也可以听学生讲。”

“他的学习能力和执行力都很强。”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金慧说,刚开始给陈斌安排一些比较重要的任务时,曾担心他是否能做得来,结果发现陈斌做得非常认真,完成质量也很高,“现在交给他的工作,我越来越放心了。”

工作慢慢上手,陈斌也有了新的思考。今年1月,他向学校提出建设积极心理工作室的设想,以积极心理学为依托,开展相关教育教学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工作,将教学与育人有效结合,打造教学亮点。

陈斌是在清华大学接触到积极心理学的。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院长彭凯平是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,陈斌多次听过他的课,“很有激情,直击心灵。”

陈斌认为,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类的缺陷和弱点并进行修复和弥补,更要关注人类积极主观体验和人格特质,并利用这些积极品质来提升个体、群体和社会的繁荣发展。他希望通过工作室搭建平台,培养一支精通积极心理学的高素质教师团队,提升教师心理育人的能力,并通过开展学术研究,推广积极心理学,服务广大青少年、家长、技能人才和特殊人士等。

这一设想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。张金慧介绍,学校专门腾出了一间办公室,设立为“陈斌积极心理工作室”,并争取到惠州市总工会的相关经费支持,全力为陈斌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搭建平台。

未来

既仰望星空,也脚踏实地

让陈斌发挥其在科研方面的优势,是钟文宇所看重和期待的。钟文宇深知,科研创新能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,而这方面学校还有不少短板要补。“搞科研创新,首先是要有人才,我们学校之前只有5位博士,最缺的就是有科研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。”钟文宇说,陈斌加入进来后,不仅进一步充实了学校的科研团队力量,也希望通过他链接更多高校和高层次人才的资源。

希望陈斌发挥桥梁作用的,还有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。陈斌在清华求学期间,过勇一直非常关心他的学习生活,毕业后也多次过问他的就业情况,得知陈斌回到家乡工作,过勇非常欣慰。1月下旬,过勇带队在惠州市、深圳市访问期间,专门到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看望陈斌。过勇希望陈斌继续发挥坚持不懈、不畏困难等优秀品质,做好两所学校之间的桥梁,助力两校多开展交流合作。

“励志斌”归来很快引起了各方关注。惠州市领导和市委组织部多次关心了解陈斌的工作和生活情况,团市委聘用陈斌担任惠州市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心灵陪护导师团专家顾问,市残联特意为陈斌送来了多功能的电动轮椅,一些单位企业邀请陈斌去开展职工心理健康讲座……来自惠州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关切也激励陈斌努力工作,一步步往前走,“既仰望星空,也脚踏实地。”

陈斌的办公桌挨着一面大落地窗,向窗外望去,初夏时节,万物繁茂。而立之年的陈斌也迎来了人生新篇章,走上更广阔的舞台,“励志斌”的故事仍然在继续……

对话陈斌

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?

陈斌:还好。虽然这十几年,双手的力量在缓慢地失去,以前能正常写字,现在握笔都有点困难了。但好在仍能正常用电脑,解决了很多问题。我每年都有复查,医生也认为我目前的情况保持得很好。

这背后,父母付出了很多吧?

陈斌:是的。父母帮了我许多。尤其是我的妈妈,她就是我的左膀右臂,我的日常生活起居都是她在照顾,甚至可以说是和我一起“读博”了。

回来惠州,也是考虑到父母吧?

陈斌:我之前的确希望能留在更大的城市,因为那里的无障碍设施更完善些,我出行也方便些。但这10年妈妈跟着我,总有一种“漂泊感”,她就想回惠州。我从小在惠州长大,又得到了许多惠州人的帮助,我也喜欢惠州,所以就决定回来了。

现在出来工作了,父母也在慢慢变老,未来有什么打算?

陈斌:首先是要好好工作,回报社会,然后多攒点钱,回报父母,争取买套房子,有一个真正属于我们的房子。

对话陈斌父母

在这个家里,您似乎更像个“贤内助”,默默在背后支撑着这个家。

陈远昌:陈斌妈妈这些年真的太辛苦了,一直贴身照顾陈斌,跟着陈斌从惠州到珠海到广州,又从广州到北京,我就只能在家守着,打工赚钱。

这些年都干过什么工作?

陈远昌:能赚钱的活都干,进工厂打工、送货、搬运,还开过出租车,后来年纪大了去当保安,现在66岁了,身体也不太好了,陈斌出来工作了,他就让我别干了。

现在陈斌回来工作了,你们有什么期待?

陈远昌:陈斌这么努力,给了我们这么大的希望,以前再辛苦都值得。陈斌在外面读书这些年,我们一家人聚少离多,现在回来,我们享受着苦尽甘来的幸福。有时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到楼下散散步,我就感觉很幸福了。

李惠云:现在陈斌有工作了,能够学有所用,我也放心了,以后若有机会,他能成家,我们就更安乐了。

网站地图